分享到:
2016年7月15日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论坛召开
来源:赛文交通网
        7月12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论坛在北京香山饭店隆重召开。

        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公路学会承办、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天津市交通委员会、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北京市公路学会、天津市公路学会、河北省公路学会、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以及中国知网大力支持。

        京津冀三地交通委(厅)相关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规划的同志,三地市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相关企业专家,京津冀周边省份及有关省厅、市等交通主管部门(单位)负责同志等300余人参会。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 翁孟勇)
        上午9时,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宣布论坛开幕,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分别致辞。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戴东昌)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在致辞时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而交通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时期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认识三地一体化发展大局,创新供给侧改革,将京津冀打造为我国区域一体化示范区,从国际视角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副司长 任虹)
        随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发展规律、发展阻碍等等方面对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阐释。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 于胜英)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于胜英发表了《“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主题演讲,他介绍了“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十三五”期存在的问题、发展形势、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并且对推动智慧绿色平安发展作了简单分析。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 方平)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方平发表了“推进北京交通一体化发展为区域重大项目做好先行官”主题演讲,他表示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北京市的交通一体化工作任务是服务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城市战略功能和保障重大国家项目,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北京市确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京张2022年冬奥会”三个重点区域项目。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巡视员 赵同安)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巡视员赵同安向在场嘉宾全面介绍了“河北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中的现状与展望”,主要是从河北省基本情况、交通现状、发展愿景,以及对河北省四个“一号工程”的几点思考等方面介绍。

        根据论坛议程,下午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国家智能交通系统(IT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教授陆化普,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后傅毅明等领导和专家将分别作主题演讲。

        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十三五”期将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攻坚时期,是行业提质增效升级、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全面加快交通运输法制建设的重要时期。

        随着区域经济融合和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进程的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级战略,致力于从各个方面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健康有序的发展,增强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协调联动,相互促进,转型提升,切实完成国家层面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版权所有:北京恒达时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1272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8137号

微信扫描

关注我们